梁山伯與祝英台應該算是華人世界裡最膾炙人口的愛情故事,跟西方的羅密歐
與茱麗葉一樣,享有經典悲劇的地位。 不同的是,梁祝的結局終究浪漫高明
多了,投墳化蝶的那一幕讓人在掬一把同情淚外還能享有些心靈安慰,看愛情
在絕望處露出些許曙光,簡直將殉情美化到極致。
梁祝協奏曲是極少數在國際間享有盛名的華人協奏曲作品,五十年前由尚在就
讀大學的陳鋼和何占豪所創作,一直是我非常喜歡的曲目之一。 最近因為欣賞
到由呂思清主奏小提琴的版本,驚為天人,被那絲絲的琴聲扣得迴腸盪氣,無
法不心碎於音樂和故事的淒美,所以有感而發要撰文發洩了。
有印象前陣子電視一直在重播由凌波和樂蒂主演的黃梅調電影版本,老一輩的
人對這齣戲簡直迷戀到極點,凌波也因為這部片子風靡了整個華人地區,對當
初那樣純樸簡單的社會實在是一大盛事。 另外由王芷蕾演唱的翩翩飛起也非
常動聽,那是後來再改拍的梁祝電影主題曲一併推薦給您欣賞。
不知道為什麼悲劇的愛情故事總是比較受人青睞和回味?! 是因為得不到的永遠
最好? 還是因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總有一個或大或小的感情缺口,需要用這種
生死相許的激情來填滿??? 不管是人性弱點或是彌補現實之不足……. 撇開廣
義的大愛,我一直認為愛情是激發各種創作最重要的源頭,人當活在各自定
義各種形式的愛情裡,才能像活水般的流動與呼吸……… 。
春天來了! 讓我們都化成蝴蝶戀花去...... 夢裡見吧!